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产业评论 > 正文

电商“革”了汽车用品流通渠道的命

   笔者前不久参加一个汽车用品会议,一个恐怖的数字不断被发言人提及,2014年,近1万家汽车用品企业转产、重组或者倒闭。

  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创新高,截止2014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新注册登记的汽车达2188万辆,保有量净增1707万辆,均为历史最高水平。汽车用品的消费群体恰恰是车主,这么高的保有量,按说汽车用品行业应该欣欣向荣才对,但是,近1万家汽车用品企业消失了,这事是谁干的?电商革了汽车用品流通渠道的命。

  汽车用品概念很广,汽车改装、汽车美容、汽车装饰等汽车零部件及相关产品都属于汽车用品。这其中,有些产品技术含量很高,安装要求也很高,一般车主即使买来这类产品,也搞不定,因此他们不会自己去主动购买。比如,汽车贴膜的技术含量就比较高,安装要求也比较高,如果贴得不好,四周容易起边,或者中间起鼓,有气泡,比较难看,甚至影响视线。

  还有一些汽车用品,玩车的人比较喜欢,一般的车主平时用不到,也不会去主动购买。比如,汽车大包围(汽车车身外部扰流器)在很多汽车用品店可以买到,但是,大家数数街上的车辆,有几辆安装了那种大包围?

  一般车主购买的汽车用品主要是座套、脚垫、香水、行车记录仪等等,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安装极其简单,车主不需要专用工具,也不需要专业人士帮助就能够把这些汽车用品买来简单地安上。这样的汽车用品,人们会去网上购买,毕竟,在网上购买的价格比在流通渠道的汽车用品店要便宜不少。

  消费行为发生了大变化,必然导致汽车用品流通渠道大洗牌。有资料显示,近1万家消失的汽车用品企业,超过一半以上是流通类企业。

  汽车用品的利润率比较高,这其中有一些商家靠价格不透明、欺诈消费者获得。不少车主购买时感觉汽车用品价格很高,稀里糊涂就被汽车用品店主“宰”了,电商把价格透明化,让消费者的钱花在明处,他们会选择谁?不言自喻。

  笔者曾在汽配市场购买过润滑油,同品牌、同型号的产品比网上贵几十元,按百分比算,至少贵了30%,这种情况,哪个消费者都会觉得那几十元花得冤,从此后自然会选择在网上购买。

  电商轻资产、低库存的方式相比传统的流通渠道重资产、高库存的方式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必然会反映出经营的产品价格比较低。

  以前,汽车用品存在很多鱼目混珠的产品,市场增长很快,整个市场不透明,消费者也很难分辨,即使想比较不同商家的产品,消费者也耗不起这个时间。电商的经营方式让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比较各个不同的商家经营的产品。这种比较还会带给消费者一定的上网乐趣,有一点“淘”东西的满足感,他们会选择谁?不言自喻。

  电商使得汽车用品的品牌越来越显得重要。市场容量很大,快速增长的时候,品牌的作用不是那么突出,尤其是低端产品更是如此。

  很多汽车用品企业属于“师傅带徒弟”的经营方式。有些新生的企业并不是真正掌握了创新技术,而是徒弟见师傅的产品赚到了钱,自己不甘为人打工,购入设备、注册公司开始生产,汽车用品市场的企业如此循环了一段时间,短短几年内,汽车用品企业超过了3万家。这种类型的企业大多数对品牌并不看重,抱着“赚一分是一分”的心态。电商的到来,淘汰其中不注重品牌宣传、落后企业也是必然。

  汽车用品传统的流通渠道各个环节比较封闭,终端用品店等着消费者上门,即使有些店家主动出击,有时会得不偿失,中间的批发商只能等着终端商家来购买。

  电商却不是这样,他们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营销。当一个消费者购买了香水后,电商可以通过大数据运算,把这个消费者可能感兴趣的其他产品迅速推荐给消费者,设法戳中消费者的心理“痛点”。大数据分析后推荐的产品,大多数被接受。这种优势,传统的渠道根本不具备。

  电商正在革汽车用品流通渠道的命,传统的流通渠道也不能坐以待毙,终端连锁是一种有效方式。在日本,汽车用品连锁企业占据着70%的市场份额,不可小视。另外,汽车用品连锁企业也在发展自己的网上销售,凭借原有的资源、渠道和客户优势对抗电商的进攻。

  传统汽车用品流通渠道的商家还有一个出路,高技术含量的汽车用品服务在整个体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这方面,电商没有优势可言。

  电商只是改变了市场流通格局,消费需求还在那里,大家都抓紧吧!

汽车用品的消费群体恰恰是车主,这么高的保有量,按说汽车用品行业应该欣欣向荣才对,但是,近1万家汽车用品企业消失了,这事是谁干的?电商革了汽车用品流通渠道的命。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