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产业评论 > 正文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还远远不够吗?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还远远不够?是的,至少在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看来的确如此。在2014年长城汽车的经销商年会上,魏建军直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洼地还很深,并要求长城汽车内部以及长城经销商赶快深挖压力,别错过这么好的时机。

  都说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份额在下降,都说自主品牌汽车面临最寒冷的冬天。似乎在魏建军看来,外资、合资与自主三大阵营还远远没有拼到刺刀见红的时候。

  魏建军这么说并非无根无据。

  从表象上来看,在刚刚过去的的2014年北京车展上,无论是发布的新车还是展出核心动力,总体的感觉是,大多数自主品牌与外资品牌的差距并未缩小,反而在拉大。

  从数据上来看,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容量,无论跨国巨头还是仍处于发育阶段的自主品牌企业,面对2013年2200万辆的汽车产销量,都情难自禁。更加值得期待的是,对于中国市场,2200万辆还不是最高,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未来中国汽车市场还将释放巨大的潜力,中国汽车市场上的激烈交火将更加硝烟弥漫。

  而实质上,看看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市场发展到现阶段早已呈现出典型的寡头垄断的“大一统”现象——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竞争到最后,往往也只有两三家汽车企业集团;一些汽车工业羸弱的国家,甚至没有存活几个自己的品牌。中国车企今后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可谓不言而喻。

  这样看来,魏建军的话并不是虚妄之谈。

  回顾自主品牌发展的这20多年,不得不承认有些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国产汽车红旗轿车到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起,再到当下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了起来。

  然而就在各自主品牌努力呈现的欣欣向荣的表象之外,一些怪现状同样在滋生蔓延。比如缺乏自己研发的核心技术;比如零配件采购质量不稳定;比如缺乏企业长期发展的周全布局与考虑;比如由来已久的山寨文化;比如自主品牌4S店整体服务仍处于低端水平;比如无视品牌形象推广与品牌文化传播……这些都让自主车企的品牌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为什么还要在“压力之下深挖压力”也就不言自明了。

  业界人士分析,未来汽车市场的产品同质化现象将越来越严重,除了建立差异化优势之外,汽车市场的竞争将会由产品的竞争慢慢转移到品牌竞争中来,企业的品牌战略将在最后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郎咸平在一次谈品牌战略时也说:品牌战略一定要走到精神这个层面,就是品牌本身要代表一种精神,产品是这种核心精神的化生,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感会促使其去购买产品。

  且不论自主产品能否在未来与外资“同质”,单是品牌方面的两两相较,已是高下立判。目前,外资车企已不乏核心精神明确且深入人心的汽车品牌。如JEEP,虽然现在大部分JEEP产品已经城市化了,但是消费者还是认为,他们就是硬派越野车。而自主品牌中成绩尚可的哈弗,虽多年获得SUV销量冠军,其品牌效应与合资品牌相比也不无差距。长期盘踞在中低端市场的哈弗,高端突围能否成功,能否在未来坐实其“SUV领导者”的身份还有很大悬念。

  由上述案例反思自主企业未来发展,在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的空前重视下,自主品牌如何发挥主场作战优势,明确自身品牌定位已经迫在眉睫。自主品牌的挑战在于战胜外资品牌,首先在中国,然后在全球。二十多年与几百年的历史虽然无法比较,但如果自主品牌耐得住寂寞、舍得花力气,品牌文化才会在点滴中得到积淀,或可在未来更加激烈竞争的绞痛中咬的住,拼的过。

自主品牌的挑战在于战胜外资品牌,首先在中国,然后在全球。二十多年与几百年的历史虽然无法比较,但如果自主品牌耐得住寂寞、舍得花力气,品牌文化才会在点滴中得到积淀,或可在未来更加激烈竞争的绞痛中咬的住,拼的过。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