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商家访谈 > 正文

比亚迪:莫将IT业经验套用到汽车业上

2011年9月9日,比亚迪召开今年第一次股东大会,声明裁员是“为过去犯下的错误买单”,承认过去“重视经销商数量,忽视经销商质量”的销售战略是错误的。

诚哉斯言。比亚迪看来还是进行了反思。这个认识难能可贵,不过付出的代价是太大了一点。

那么,认识销售战略错误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请看下面另一段文字:“在比亚迪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曾打出‘2015年实现产销量中国第一,2025年全球第一’的口号。对此王传福仍然坚持,他表示,之前没想到会进入现在这个要持续三年左右的调整期,但比亚迪将保证每年20%~30%的销售增量,力争完成2015年中国第一的目标。”

到此,笔者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比亚迪认识到的问题仅仅是冰山一角,如果没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比亚迪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销售战略仅仅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销售战略服从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如果不是发展战略有偏差,销售战略又怎么会犯这么大的错误呢?这点,笔者倒想为原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夏治冰鸣不平:比亚迪今天的危机和困境,夏总确实难辞其咎,但绝对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错!

笔者承认,比亚迪在IT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进而进入汽车行业,也取得骄人业绩。但是,比亚迪掌舵人在汽车业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IT业的成功经验套用到汽车业上。

IT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也是朝阳产业:发展历史短,速度快;比亚迪在进入这个行业时,有比较好的时间切入点。掌舵人的激情与IT业的结合,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成就了比亚迪IT业的辉煌。

然而,汽车业是成熟产业,国外名企甚至有百年的沉淀,其技术和工艺都有深湛功底,品牌也深入人心,具有巨大的号召力。而自主品牌(包括比亚迪)在这些方面难以匹敌。简单套用IT业的成功经验,为汽车业的发展制定过高的目标显然是不合适的。大跃进式的发展战略才是今天比亚迪汽车困境的根本原因。

自主品牌(包括比亚迪)前期的成功,主要得益于:虽然汽车业在世界范围内是个成熟产业,但在中国乘用车领域才刚刚起步,尤其近10年,很多家庭购买第一台车,这为价格相对低廉的自主品牌提供了绝好机会,比亚迪凭借一个F3,迅速抢占了市场,前期的产品和市场的成功,堪称中国汽车业的奇迹。然而,笔者认为,这个机遇期也不会太长,也就10~20年时间:中国汽车销量不可能永远都保持30%—40%年增长,而中国老百姓买第二台车时将会更加挑剔,对于品牌、品质、服务都会更加看重。

签于此,笔者为比亚迪和其他自主品牌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入了解和把握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律,学习国外知名品牌尤其是近邻日韩企业的发展战略,再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政策,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速度和产销量目标;

二、准确寻找定位自己产品的市场。这方面,笔者见解是:重视二三四线市场发展,等待时机,再重新杀回一线市场。一线城市汽车市场成熟,保有率也接近饱和,整体增长缓慢。一线城市家庭对汽车品质、品牌要求提高,自主品牌在短时间内难以满足,退守二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乡镇反而更有力于发展。这种退守并非倒退,而是以空间换时间,以退为进:保证产品市场销量还能适度增长,从而赢得资金和时间提升技术、改进产品、完善服务,并最终获得蜕变和升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杀回一线城市。

三、技术是产品的核心,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服务是品牌的灵魂。自主品牌无论在核心的发动机、变速器还是在底盘、电控、安全方面掌握的技术都不多,而在制造工艺、装配生产环节更需要提升改进,至于售后服务,与合资品牌差距更大。这三个方面的提升,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需要建立起过硬的品牌,这三方面缺一不可。既然如此,自主品牌更应该脚踏实地,尊重汽车产业深耕细作的发展特点,给自己充分的时间去完成各方面的积累,而并不是简单地制定销售目标。

附:比亚迪个别事件背后的故事和思考

一、2010年,比亚迪经销商退网风波

1、早在几年前,笔者就听说,比亚迪建立销售网络,唯一的门槛和条件就是资金:刚开始要求是500万,逐渐提高到800万、1000万、1500万……在建立营销网络的初期,由于产品缺乏说服力,难以给人足够的信心,这种做法无可非议。但是,在产品打开市场以后,吸收经销商纯粹看资金量,搞得像拍卖一样,就值得商榷了。比亚迪从事汽车行业,但好像对汽车行业(行业背景和从业经验)不屑一顾。这使得经销商质量良莠不齐,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笔者有朋友买比亚迪的车,据其描述,到比亚迪4S店维修保养,简直是一种煎熬!除了服务问题以外,经营管理能力对车商的盈利能力也有一定影响,这跟退网风波也未必没有半点关系。

2、当然,退网风波主要还是由分网销售、压库等厂商行为引起,这个问题几乎是行业惯例,笔者不妄加评论。不过,其他厂商也普遍存在压库行为,但人家没有发生退网风潮,难道这不值得比亚迪深思吗?

二、2011年,比亚迪裁员风波

1、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笔者联想起一件事:记得曾经跟比亚迪市场人员交流,笔者问:为什么比亚迪很少投放网络广告,是不是你们觉得网络没效果?比亚迪市场人员回答:不是,我们也知道网络的影响,但是王总习惯看报纸。如果一个企业,领导人只凭自己的个人喜好行事,下属只会迎合领导的意思,我想这样的企业是危险的。当然,我也相信比亚迪的掌舵人具有极高的威信,但这种威信如果上升到个人崇拜的程度,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掌舵人必须引起警惕,最好还是主动打破这种威权,广开言路并从善如流。

2、比亚迪的市场人员,多数是从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中选取,经过半年 “封闭式”训练之后即派往市场一线,对经销商进行“管理”和“指导”。而这样缺乏实战经验,却有肩负着沉重销售压力的年轻人,对于经销商的管控能力有限不说,对于解决经销商的困难、市场问题反馈,在厂方的话语权也不够。这样,只会把很多问题积压下去,成为更大的顽疾。这种在IT行业常见的市场人员培养方法,显然并不适合汽车业,但在比亚迪却长期存在。


笔者不禁要问:裁员,谁之过?

2011年9月9日,比亚迪召开今年第一次股东大会,声明裁员是“为过去犯下的错误买单”,承认过去“重视经销商数量,忽视经销商质量”的销售战略是错误的。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