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产业评论 > 正文

昔日霸主重拾失地 普桑降价能否扭转市场

  上周,上海大众终于宣布普桑价格整体下调9000元,其中的基本型价格跌破10万元。照理,以上海大众的品牌和普桑的口碑,10万元不到的价格应该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但是,普桑过时的外形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福美来、凯越等众多的新面孔也让普桑黯然失色,一枝独秀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必须承认,普桑的确太老了。

  应该说,普桑在中国是一款绝无仅有的车型,18年以来在国内销售160万辆,为上海大众赚得的利润以百亿元计,其辉煌的战绩令全球车商瞠目结舌。但毕竟是30年前的车型,2003年的夏天,普桑在40多款新老轿车的簇拥下已然疲态尽显。现在,普桑已经沦落为上海大众的一块“鸡肋”,在被丢弃之前还要榨干其最后的市场潜力。

  上海大众的用意很明显,通过普桑降价牺牲一部分利润以巩固并扩大一定的市场份额。记者认为,在新品迭出、降价不断的中国车市,上海大众利用普桑争夺市场的如意算盘很可能会落空。现在不是2002年的年初,普桑也不是夏利,况且只降了区区9000元。因此,此次普桑降价很难引发剧烈的震荡,顶多不过是车市的微澜。普桑已经错过最好的降价时机,想赢得市场的认同和消费者的喝彩声,恐怕很难。

  眼下的中国消费者日趋成熟:既要悠久的品牌,又要最新的技术。因此,对于普桑,如不少消费者所言,它最好的出路是停产,体面地“荣休”,就像墨西哥停产老甲克虫一样。可惜厂家不这么想,于是,普桑还得撑下去,为的是不给对手让出市场空间和那些日渐减少的利润。

  不论如何,普桑的降价向消费者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在市场的压力下,任何一款车都可能降价;普桑之后,对于大众系列的产品来说,降价将成为常态。

  降价实为“慢动作”

  面对普桑的降价,不少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早就该降了,为什么拖到现在?”确实,市场上要求普桑降价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歇,但上海大众直到现在才肯松口,为什么?分析下来,市场缩水、销售低迷是其主因。

  去年普桑在国内轿车市场的占有率是9%,今年上半年降至6.7%。即使是在普桑的产地上海,其销售形势也不容乐观:2002年普桑在上海轿车市场的份额约为42%;今年上半年,普桑在上海共销售6100辆,市场份额跌到30%,7月份的销量为500辆左右,市场份额仅有28%,几为历史的最低点。普桑的销售已经进入低潮。再加上今年以来新品不断问世、车价变动频繁,就在普桑降价前3天,捷达系列刚降价6000-10000元。在此背景下,上海大众被迫降价。也就是说,普桑的降价是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这个迟来的降价,业内人士认为,其对市场的影响力很有限。目前,国内的轿车品牌有42个,外形时尚、技术先进的车型不在少数。普桑此番降价尽管可能会抢去一些经济型轿车的市场,销量短期内看涨,但它不可能像2002年夏利降价引发车市震荡了。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现在的汽车市场新车太多,市场细分加剧,用户在分流,普桑此时降价不会有很大影响。”就连厂家自己对普桑降价的市场影响也不抱太大希望,上汽集团副总裁肖国普告诉记者:“普桑降价不大会引发市场的连锁反应。”

  不仅如此,业界争议的另一个问题是普桑的降价幅度。贾新光认为:“普桑还没有降到位,合理的价格应该是7-8万元。”对此,肖国普则认为:“普桑降价到位与否要根据供求关系来定,要考虑到产能、性价比、利润等因素。我们也可以定到7万元,但性价比增高以后将导致市场供不应求,我们目前的产能就跟不上了。”

  似旗袍还是似手机

  平心而论,在10万元之内,普桑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车子。有大众的口碑和技术,有18年的市场考验,B级车的宽大空间,使用安全可靠,维修方便。在汽修厂记者了解到,在众多的车型中普桑的安全性能位居前列,返修率也很低。据此看来,普桑似乎还有市场。

  但是考量普桑的市场定位,它确实不大适合家庭。1985年,普桑上市之初作为局级干部用车,以后它又普及到基层机关;在奥迪、别克、帕萨特出现之后,普桑又主攻出租车市场。从机关用车到出租车,普桑从来不以私人消费为主要市场。贾新光告诉记者:“普桑让我不禁联想到最近在墨西哥停产的老甲壳虫,普桑现在的处境和老甲壳虫相仿,应该停产了。”

  此外,关于普桑最大的争议就是它的外形。一种观点是:普桑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外形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肖国普也反问记者:“你说普桑的外形过时了?那旗袍问世一个世纪了,现在不是还有市场?”但是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现在的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轿车现代时尚的外形,普桑作为30年前的车型的确太陈旧了。贾新光认为:“用旗袍的例子来分析普桑也许不太合适,应该用手机的例子。如果说外形不重要,人们为什么不能接受砖头似的‘大哥大’?在轿车市场,消费者的审美心理不容忽视。”

  不仅是外形过时、市场缩水,普桑对上海大众的意义也越来越小。目前在上海大众的产品系列中,帕萨特的利润贡献率为50%左右,桑塔纳2000型的贡献率为20%左右,而普桑的贡献率10%都不到。销售不景气,利润又不高,普桑已经进入产品的衰退期。对于上海大众而言,普桑已经成为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那上海大众为何还不放弃呢?

  上汽大众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普桑不能这么轻易退出,把市场拱手让给对手。它在停产之前也要借助低价挤垮对手。”贾新光对此的评价是:“真是最后的疯狂。上海大众想榨干普桑的市场潜力,就像去年的夏利一样。”

  在记者看来,普桑就像一匹劳累了数十年的老马,为东家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就在它想退隐田园之时,东家还不肯放手:“伙计,再拉最后一趟活吧。”普桑想做老甲克虫都不成。

  调头以利润换市场

  眼下,整个上海大众和德国大众在中国的日子都不好过。今年上半年,尽管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52%,但由于竞争对手的增加,它的市场份额降为34%,比去年的40%降了6个百分点。上海大众也是一样,今年上半年的销量达到191318辆,同比增加58.1%,但市场份额却跌到22.1%。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新对手增加等因素以外,大众自身的产品结构和价格策略也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价格决定权一直掌握在德国人手中,定价偏高、调价不及时成为大众产品的短处。在利润和市场份额之间,大众常常偏向于利润。但是在不断增加的新车和不断下调的车价的双重打击之下,大众的策略发生改变:降低利润以扩大市场份额。先是宝来降价,再是帕萨特、捷达,现在又轮到普桑,铁板一块的大众价格体系已然瓦解。接下来,大众产品系列的任何一款车型出于市场的压力都将会不断调整价格。

  大众CEO皮舍茨里德曾表示:“2003年,大众希望在中国市场销量增长90%。”虽然大众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并不会因为其高速增长而同步增加,大众的“半壁江山”也已成为明日黄花,但大众希望做“领头雁”的雄心却依然不减。

  靠什么来实现?一曰新品,一曰产能。为了扩大产能,大众计划向中国增资60亿欧元,以在2007年实现其136万辆的目标。新品方面,新近投产的三厢POLO、四门GOL、高尔夫,再加上年内的途安,大众产品的平均年龄越来越年轻。

  上周,上海大众终于宣布普桑价格整体下调9000元,其中的基本型价格跌破10万元。照理,以上海大众的品牌和普桑的口碑,10万元不到的价格应该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