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买车导购 > 本地车闻 > 正文

爱驰亿维一个月完成第二轮融资,谷峰:用钱堆不出一个品牌

 


  一点资讯-桑大伟

  “换十年前你让我们出来干,没人敢出来。换十年后你突然发现这个机会这么好,你不出来,我觉得愧对这个时代所给与的机会”,对所处的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爱驰亿维CEO谷峰更多表现出庆幸。

  作为上汽集团最年轻的高管,谷峰曾任集团CFO,掌管着一家市值超过3000亿汽车集团的财务管理。在与爱驰亿维创始人付强的一次偶然的见面交流后,他意识到颠覆汽车形态的机会来了,2017年1月10日,他加入爱驰亿维,成为这家智能电动汽车新创企业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与付强相同,从传统车企走出的谷峰将自己定位为:产品颠覆者、行业的进化者。在创新和变革中,遵循汽车行业的规则和心存敬畏。

  从“一无所有”开始第一轮融资,谷峰和他的团队花了两个月;从谈判到资金到位第二轮仅用了一个月;这其中没有一次主动登门拜访;没有一分钱对赌协议。这其中,谷峰的办法很简单,身处百年难遇的一个朝阳产业中,一个说到做到的团队,等待行业的成熟爆发。

  2017年他们保持低调,还是吸引了超过500名来自一线汽车企业员工加入,从最初的100人发展至600人。

  “资源有,条件有,机会有,国家战略也有,还缺什么?缺的就是落地和执行”

  爱驰亿维的慢与快

  当互联网造车行业都在赶时间“上新”时,爱驰亿维要用将近一年时间来做产品路试。

  自蔚来ES8在2017年12月在五棵松上市打响第一枪后,有分析认为2018年成为互联网造车“元年”,在这年超过半数的互联网造车企业都将推出产品。这种局面下,2019年下半年宣布量产上市的爱驰亿维来讲显然不利,产品快速推出固然有先发优势,谷峰看来,有比时间更重要的事。


  “现在所谓的快速上市,很多是未充分试验就匆忙上市,或者仅仅宣布上市,上市也不敢交车”。互联网和电动化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汽车行业的变革,但在谷峰看来有些东西不能变。爱驰亿维的产品2018年5月份工程车量产下线,2019年下半年正式上市,“工程车与量产车是一模一样的,这些时间里要做大量的路试”,从传统汽车到智能电动车行业,谷峰自始至终认为自己是个进化者而非颠覆者。

  “手机可以有bug,汽车不能”,谷峰坦言:汽车是一个跟生命高度关联的东西,一百多公里的速度在路上跑,一万多个部件集成在一起,一个螺丝帽不行,车毁人亡,这是我们汽车行业跟别的行业不同的地方,所以我们讲尊重。

  另一方面,“有的纯粹奔着资本去的,有的被资本绑架了”,从资本的角度去观察当前行业的繁荣,谷峰坦言:融资背后有很多限制条款,一些企业也是没有办法。

(爱驰亿维在江西上饶的在建工厂)

  爱驰亿维的快,体现在自身发展的速度。

  “从年初100人左右的规模,到年底将超过600人,其中80%来自车企”,员工规模在2018年底将达到900人。

  作为根植于上海的智能汽车新创企业,杨浦区划拨一栋9000平米大楼作为爱驰亿维的总部,基本可容纳最大1000人办公;研发和实验中心位于嘉定区,五栋厂房共计1万平米的规模,2018年三月份将完成设备进场和调试。

  温暖的科技和先行的渠道

  产品+渠道是传统汽车行业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在谷峰看来,智能电动车时代依然适用。

  “为消费者提供触手可及的温暖科技”是这家公司口号,如何理解这句话,谷峰解释:能让消费者为之埋单。


  谷峰的专长不是市场营销,但他洞察到了现阶段的需求痛点。在谷峰看来,市场上在产品开发方面有两类公司:一种力求产品高大上,碳纤维、激光雷达等,高科技配置的简单堆砌,卖一个高价;另一类是低端化,把功能去掉,冲着补贴去,标准很低能上路就行。

  “做高大上太简单了,砸钱就行了”,爱驰亿维的产品理念选择了另一条路径。“消费者实际上并不关心你到底是用碳纤维,还是用铝车身,还是用钢材。这个我们讲的是从工程技术角度来讲的”,谷峰坦言: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这个产品使用体验,即沉浸其中。

  “用很高成本的方式,你没有满足他,因为他买不起”,谷峰坦言:用最佳的一种工程的产品的理念,去满足我们目标群体的需求,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亿维智家的线下网络布局)

  少有人知的是,爱驰亿维是一汽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在亿维智家的线上平台,同时销售包括:上汽、比亚迪、北汽等品牌新能源车。与其他新创企业不同,结合现有存量经销商资源,爱驰亿维走了一条渠道先行的模式,在产品推出之前,爱驰亿维的销售网络已经开始建立。

  “我们不建4S店,我们是建展厅,线上线下再加跟现有存量资源怎么结合,这是我们后面整个的渠道里面的规划”。

  谷峰举例:2017年上海大众总销量大概200万辆,全国3000家经销商来支持这个体系,这些经销商也面临转型,作为经销商也愿意与之合作。目前在北京、上海建成两家线下展厅,每家投资不超过100万,下一步将在广州开设。

  “先把它去探索起来,我们是希望两年以后我们的车子下线,我们能够把它做好”。

  金融大拿的融资逻辑

  作为增量市场,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突破50万;2017年达到73万,根据规划2020年实现200万、2025年预测将达到500-700万。“去哪能找到未来7年能够增长十倍的行业”,大量资本流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着竞争和淘汰。

  在2017年,互联网造车企业融资金额接近300亿元人民币。尽管有谷峰这位金融大拿加持,但爱驰亿维依然保持着低调,在天使轮得到12亿人民币融资后便无下文,再以融资规模论座次的造车新势力排名中,爱驰亿维已经滑落至第二阵营。

  尽管没有公开数据支撑,不可否认爱驰亿维的融资质量优于其他家。


  “与滴滴、摩拜不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用资本堆不出一家头部企业”,谷峰对于资本的引入有更深层的认识,也决定了爱驰亿维的融资逻辑。

  对互联网造车企业而言,资金的重要性不亚于空气,在盈利前如何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代表了这家企业能走多远;另一方面,在资本逐利的天性下,融资也成为一把双刃剑,稍有不当便会满盘皆输。

  “可以骄傲的讲,融资到目前为止,爱驰亿维没有跟投资人做过一分钱对赌条约”,谷峰坦言:在已经完成的两轮融资中,我们没有做过一次上门拜访,都是对方过来。这一切都表明投资人对爱驰亿维模式和团队的认可。在爱驰亿维目前的两轮融资中,从谈判到资金到位,第一轮花了两个月时间;第二轮仅用一个月。


  “我不希望说把你的钱蒙进来”,谷峰坦言:我们这个产业就这么一个状态,我们这个团队能够把它落地,能够把它做好,等待这个产业成熟爆发,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结语:

  采访前随行的同事对我说,“你应该多准备点问题”。

  这是第一次接触爱驰亿维,预想中财务出身的谷峰应该是个严谨和严肃的角色,三句话不离数据,每个问题都回答的简短精悍,一针见血,“应该有一些故事可以讲”我对自己讲。事实证明我们都错了,大错特错一塌糊涂。“他是我见过最能说的人!”,自采访结束到地铁站,同事唠叨一路,因为谷峰“太能说”,我们八点的航班改到了十点。

  谷峰的健谈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或许这才谷峰的真性情。如他所讲,“在上汽的时候不能说,说多了影响股价”。25岁以财务的身份进入上海通用,到2016年转身离开,上汽给他的远不止“前上汽集团CFO”这个光环,20年的时间里谷峰完成了沉淀和积累,站在上汽这座大山上,谷峰看到了新世界。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