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其它内容 > 汽车笑话 > 正文

车轮上流动的腐败 公车改革之困


公车改革喊了20余载,自主品牌难分一杯羹,“车轮上的腐败”却越来越触目惊心。在中央厉行节俭的号召下,是时候对“流动的腐败”动真格,别再让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特权标签”,伤害公众的心。 
[page]

公车改革喊了20多年,却越改越浪费,越改越激化“官民”矛盾。要遏制车轮上的腐败,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公车?全国到底有多少公车?公车花了多少纳税人的钱?公车改革举步维艰,症结在哪?图为1972年冬天的北京街头,工人扫雪为官车开道
[page]

什么是公车?只要是利用公共资源买的车,都属于公车,包括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军车。图为2013两会,停在人民大会堂内的奥迪A6L车队
[page]

对于公车的数量和费用,一直都没有权威的官方数字,据长年追踪公车浪费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介绍,全国公车至少在400万辆以上。平均一辆公车一年公用的费用在10万元左右,加上私用的费用,一辆车总的费用在15-20万元之间。以15万来算,400万辆车一年的费用就是6000亿。图为2010年3月,上海交警总队订购一批宝马5系车
[page]

在公车配备等制度中,规定只有省部级以上干部才配备专车,但各地严重违反这个规定,导致公车数量惊人。图为1995年8月4日,北京举行一场公车拍卖会,市民好奇围观豪车
[page]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公布相关信息的98个中央部门的“三公”各项支出当中,公车相关费用比例最大。超过36亿元用于购置新车、车辆运行与维护,占“三公”总数约60%。在当前各地城市为了治堵对私家车采取限牌限行的背景下,庞大的公车总量成为众矢之的
[page]


公车私用带来的浪费更是触目惊心,老百姓形容‘车屁股底下一栋楼’。” 从社会角度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公车私用变成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机关干部形象。大量的公务车上路,不仅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公务成本,也加剧了道路的拥堵。图为2013两会,交警在人民大会堂前引导交通
[page]

国家发改委相关调研报告显示,公车使用有三个“1/3”:办公事占1/3、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图为2012年11月,一家奢侈品店门口停着的公务车
[page]

以1994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为起点,多年来,中央三令五申治理公车私用,各地也出谋划策进行了多种尝试,但公车私用之风未能“刹车”,主要原因是政策较宽松,缺乏威慑力。图为2011年9月,上海某二手车市场内停放的公车
[page]

目前为止最成功的公车改革当属2009年5月杭州的车改,也是级别最高的成功车改,除省部级以上官员,全部不再配备专车,而是发车贴到市民卡中。自行解决出行问题,市财政给予一定补贴。补贴金额从300元到2600元不等。据当地统计,车改后,公车费用已经连续三年减少财政支出30%以上。图为2008年1月,杭州公安装备新警车
[page]

2010年1月,昆明市4区启动车改试点,封存公车,半数拍卖,剩余车辆(报废车辆除外)或用于组建各区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或划拨执法部门。同时,区财政根据每个单位实际在编人数,按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把公务交通经费划拨到各单位的公务用车专用卡上,由各单位统筹使用。图为2012年5月,陕西榆林,买家挑选被拍卖的公务车
[page]


2012年温州车改主要思路是:拍卖所有公务车,近程货币化补贴,远程市场化租车。温州市本次车改将“市级机关个人公务用车对象”分为七类,依次进行货币化补贴。最高的为正县实职干部,年均车贴总额为33600元,其次是副县级实职干部(包括调研员),年均为26400元;最低为“科员、办事员及其他人员”,年均车贴总额为4800元。图为温州街头,一辆豪华跑车
[page]


随着政府采购的发展,应该说公务车采购的程序越来越简单,效率越来越高,协议供货(是指对公务车采购通过统一招标,确定品牌、价格、限期、服务条件等因素,并以协议形式固定下来,然后通过文件形式将相关内容告之各采购单位共享。)已经成为惯用的采购模式。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采购人的违规行为比比皆是,导致《公车采购目录》形同虚设。图为2009年9月3日起,保定市开始对全市所有6000多辆公务车张贴“公务用车”标志,让公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page]


每年一千亿的公车采购金额,国外品牌一度占据90%以上的份额,少见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上,政府采购虽然数量上占比很小,其带动和导向作用却很大。图为2001人大会议,人民大会堂外的豪华轿车
[page]

近年来,无论是长城,还是吉利、奇瑞,入围《协议供货目录》并没有转化为具体销量。三年前,长城汽车便入围“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但实际订单并没有随之大增加,虽然有参与竞标的资格,但很少能竞标成功。而奇瑞2009年销往公务车市场的数量同比仅增长0.4%。图为第16届党代会,人民大会堂前停着的公务车
[page]

公车采购自主化是国际惯例。在汽车的诞生地德国,国内明文规定不准购买欧盟以外生产的车辆。多年以来,德国总统、总理和高级官员的座驾大多是奔驰S级轿车,此外还有不少奥迪A8、大众辉腾和宝马7系的防弹轿车。图为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奥迪防弹专车
[page]

在中国的近邻韩国、日本,公务车都一律使用自主品牌。韩国公务用车是清一色的国产品牌,其中现代车居于首位。日本天皇、首相和大臣的“座驾”都由丰田、日产等提供,而这样的习惯更是营造了国内车企相互竞争政府用车的意识。在日本,竞争政府公务车投标时甚至会发生以低于成本的价格竞标的“价格倾销”。虽然这种竞争会造成一些负面成本,但日本公务车市场根本没给外国车企留有任何机会。图为1990年,日本皇室婚礼使用日产Prince Royal做婚车
[page]

马来西亚为保护自主品牌,规定联邦和各州政府的公务车必须是国产品牌,连总理都得坐国产车,马来西亚总理乘坐的"宝腾"国产车档次仅仅相当于丰田的花冠系列。图为2008年1月,马来西亚总理巴达维出席宝腾新车发布会。
[page]

作为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政府一方,其一举一动全社会都看在眼里,行为带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如果公车只采购外国品牌,不仅多花财政资金,还会助长社会崇洋媚外的心理,弱化公众对国产品牌的认同。图为2003年3月,天安门广场前的大众车队。
[page]

2012年2月,工信部公布了《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推荐车型包括汽柴油轿车、多功能乘用车、越野车和新能源轿车,全部来自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如江淮汽车、比亚迪、奇瑞汽车、上汽股份、广州汽车和长安汽车等。图为2013年1月17日,深圳两会,市委书记王荣使用比亚迪e6电动车作为座驾,引起关注
[page]

全国公务车采购占乘用车销售2%,实话说摊到每家头上也没多少,官车都是奥迪A6这样的情况不会出现了,公务车采购主要是宣传和鼓励作用。中国相对来说还是一个官本位的消费心理。如果在政府官员中普遍接受和使用自主品牌,在民众中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图为2006年1月17日,钓鱼台国宾馆外一辆公车
[page]

2013年两会过后,根据政府财政支出只减不增的原则,公务车采购标准进一步降低:从排量不超2.0L,价格不超25万元,大幅下调至"排量不能超1.8L,价格不能超过18万元",这个标准被业内称为"双18"标准。图为2002两会,一名士兵在等待首长散会的过程中玩手机
[page]

“双18”标准限制的主要是一般公务车。因为省部级的标准并不低,3.0排量以上,35万;副部级2.5排量,30万。有些豪华车差不多已经接近这个线了,针对这个市场做一些小的调整,做一些特殊的优惠促销,完全可以进入。当然,省部级总共就几千台车,没多大量,更大的是一般公务车这块。图为宝马5系Li在故宫里拍写真
[page]

红旗作为“国车”,在2013年的公车采购中似乎有一枝独秀的倾向。“除吉林省外,全国已有十几个省份和中央部委批量采购了红旗H7轿车。”日前,一汽集团总经理许宪平公开表示。尽管红旗H7尚未正式上市,但一汽集团已经接到了数百张红旗轿车的政府订单。图为第11届北京车展上展出的红旗阅兵车
[page]

核心技术是换不来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汽车业。由于工业基础过于薄弱,我国对汽车行业当初用的是“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思路,但经过若干年的大发展,市场给国外品牌让出去了,技术却没换来多少。图为2008年北京车展,被称为“中国版悍马”的东风猛士展出
[page]

那几个动辄年销百万辆的合资巨头,看似红红火火,却改变不了中方技术、品牌、管理、利润分配等诸多方面全面受制于外资的实事。中国汽车业真正的希望和未来在于自主品牌。公车改革绝不能像过去那样,停留于纸面,空喊口号,越改越腐败。中国汽车业的“中国梦”,只有靠自主品牌的崛起,才能实现。图为2012年2月16日,习近平访问洛杉矶,美国派出“总统专车”凯迪拉克DTS迎接
公车改革喊了20余载,自主品牌难分一杯羹,“车轮上的腐败”却越来越触目惊心。在中央厉行节俭的号召下,是时候对“流动的腐败”动真格,别再让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特权标签”,伤害公众的心。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