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用车有道 > 交通驾驶 > 正文

“保过”驾校速成学习 高校练车族令人担忧

  紧邻吉林大学南校区,有一家驾校,到这里来学车的,七成以上都是大学生。“把驾校办在大学附近,就是看准了大学生这个市场,现在看来果然没错。”驾校负责人笑容满面地说。绕着该校区转一圈,记者发现,这样以大学生为主要学员的驾校竟然有7家之多。 

  记者从《吉林大学报》了解到,据其进行的一次校园调查显示,6%的学生已取得驾照,88%的希望学车,其中44%的大学生希望在校期间考取驾照。按此比例推算,一个两万人的校区,每年至少会有8000多名大学生涌入驾校。 

  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大小驾校自然蜂拥而至,它们分布在大学周边的各个方位上,在激烈的学员争夺战中,各自采取强劲的营销攻势“拉拢”客源,各家的优惠措施宣传条幅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其中最醒目的无非“保过”、“速成”等类字眼。 

  记者按图索骥,找到一家“保过”驾校,这里工作人员正埋头登记,不少大学生手拿钞票等着报名,而门外,还陆续有大学生从驾校免费接送的班车上走下来。此时,记者听到一位大学生与驾校工作人员的对话: 

  大学生:“我是毕业生,要尽快到外地工作,能不能快点拿到驾照啊?” 

  工作人员:“正常45天左右吧。我们会考虑你的情况,给你想办法。” 

  大学生:“体检、笔试,如果我没时间去,怎么办?” 

  工作人员:“体检我们统一办理,你可以不来;笔试你自己看书,来考就行,我们保过;桩考和路试,在我们学校也很简单。” 

  大学生犹豫:“这样行吗,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驾校工作人员笑:“你们都是大学生,理论看看就会了,身体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至于学习时间长短,由你自己决定,像你这种情况,选我们驾校没错的。” 

  大学生不再迟疑:“好,那你告诉我需要什么证件吧……” 

  记者在随后的调查中了解到,这家驾校的“保过”确实不是骗人,吉大商学院研究生赵同学就告诉记者:“这家驾校挺好,我没学多长时间,便很顺利拿到了驾照,手续都是驾校负责办的。”当问到现在是否敢上路时,她笑了:“大学生多是‘本本族’,练了一场车,还没上过路,也就是趁着在校时先拿到驾照预备着,以后有车开的时候再说呗!” 

  另一位“保过”驾校的毕业生则愤愤地说:“驾照倒是挺快拿到了手,可我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交了1000多块钱,就摸了8个小时车,光教练就换了3个,而且每个教练讲的都不一样,让人无所适从。理论课,靠自己翻了两天书,加上现场一顿抄,过了;然后就是练倒库,我以前从没摸过车,练了几天倒库,只学会了看几号杆与几号杆对齐,甚至不知道需要踩油门,考试时,完全是靠‘喊’过去的;最后两个小时练路面,就是围着驾校的那个小场地兜圈子,听教练口令去换挡,至于什么时候用什么挡,教练都没讲。到现在,怎么看仪表盘、怎么用雨刷、怎么打转向灯,这些最基本的,我都不会!” 

  吉林大学研究生杨同学正在一家没有“保过”的驾校学习,她说:“这个驾校不是太好,就是最正常的那种,一切都得自己考,所以学生也不多。我知道,有些驾校为了生意兴隆,都和交管部门有联系,为学员疏通。其实,作为大学生也挺矛盾,既想好好学,又想考时能容易点。有时候,受实际情况所限,可能大家还是愿意选择那种‘保过’的驾校吧。” 

  杨同学说的倒也是实情,可如果高校学车族都因贪图“好过”而选择了“保过”驾校,却没有认真学车、练车,将来社会上会涌现出多少年轻的“马路杀手”呢?大学生被认为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如果这一群体都不懂得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城市的交通会有多危险呢? 

  在杨同学所在的驾校,记者还碰到一位姓柏的公司职员,她感慨地说:“当初毕业为了找工作,参加了保过速成班,很快就拿到了驾照,但第一次上路就撞了车,之后一直不敢上路,现在不得已只好重新学。这样的保过、速成优惠政策,不要也罢。”

  紧邻吉林大学南校区,有一家驾校,到这里来学车的,七成以上都是大学生。“把驾校办在大学附近,就是看准了大学生这个市场,现在看来果然没错。”驾校负责人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