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行业焦点 > 正文

中国整车出口额微不足道 本土品牌首担出口主力

  合资公司外方股东对汽车出口形成阻力,中国汽车整体出口额微不足道

  中国汽车业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也在“走出去”中勇敢试水。很可能在下个月,北京现代首批索纳塔就要出口到俄罗斯。今年2月,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在北京市人代会预备会议上透露,今年要出口1.9万辆索纳塔到俄罗斯。
 
  北京现代索纳塔的出口将被认为是中国生产的轿车首次大规模出口,其1.9万辆的出口目标也相当于建国以来中国轿车出口量的总和。但作为一个汽车销量已位居世界第三的国家而言,只有汽车产销量零头的出口量,既不合时宜,也显示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弱小,中国要真正实现汽车大国梦,要走的路仍然很长。

  现实:

  出口业务呈百亿逆差

  汽车出口额微不足道

  虽然北京现代没有向记者透露具体的出口时间,但出口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进行着。

  好事成双。从2002年开始涉及出口业务的上汽奇瑞预计今年6月份将出口CKD件到伊朗生产奇瑞车型。记者从奇瑞有关人士处了解到,今年的出口计划是1万辆整车,另外CKD件1万辆。去年奇瑞轿车整车出口1200辆,占到全国轿车出口的近一半。

  但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200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超过400万辆。据海关统计,去年的汽车产品出口中,出口整车(含成套散件)12.51万辆,4亿美元,仅为汽车产量的3%。而其中轿车只有区区2849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载重车和特种用途车居多,分别有25348辆和88642辆。

  一组来自海关的统计表明,去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出口业务出现近百亿元逆差。2003年中国汽车产品进口额144.47亿美元,汽车产品出口额为47.1亿美元。而记者从日本汽车工业会得到的数据是,2003年日本汽车生产量是1028.6万辆,2003年出口量达475.6万辆。整车出口额占产量的46%。

  另据韩国联合通讯社报道,韩国汽车行业今年计划出口汽车300万辆以上。韩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起出口汽车。1995年,韩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100万辆。2002年,韩国汽车出口量一举超过200万辆,达到255.7万辆。

  通过这样一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汽车出口无论是与自己的产量相比,还是与邻近国家的出口量和比例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有学者尖锐指出,中国如此小的整车出口量是非常不合理的,世界上没有一个把汽车作为支柱工业的国家会是如此小的出口额。

  原因:

  技术落后、行动迟缓

  外方不支持中国出口

  造成中国目前出口量微乎其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国汽车工业落后、产品在国际市场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原因;也有我们既定的汽车产业政策没有重视汽车工业出口,政策上没有大力支持,企业出口行动也比较迟缓的原因。

  而在分析这些原因的时候,很难分得清孰因孰果。但一个不应被忽视的事实是,一直呼吁中国汽车工业应该纳入到全球体系中的合资品牌的外方在对待中国汽车出口上一直欲语还羞,在行动上更是“雷声大雨点小”。

  把全球汽车巨头引进中国的举动是把双刃剑,我们一直都在品尝它搅火中国国内市场带来的甜蜜,但忽视了它们形成的负面效应,在中国汽车工业出口上形成的阻力不是短时能消除的。

  “美国、日本、德国怎么愿意让你跟它去抢国际市场呢?”中国汽车工业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李京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球汽车市场除了中国,基本都已经被这几大汽车工业国家瓜分完毕。”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徐刚也持有相同的看法,“中国的合资汽车企业是其外方在全球布局中的一颗棋子,外方必定是通盘考虑整盘棋。外方是想占领中国市场,而不是愿意中方一起来分享全球其他市场。因此它不希望合资企业出口是很正常的。”

  而即使是合资企业少量的出口也被纳入外方全球布局中。从2001年开始,上海通用出口5000辆GL10到菲律宾。这是通用汽车菲律宾公司向上海通用订购的。这批车凭借通用汽车的全球采购及营销网络资源,并通过通用汽车在菲律宾的品牌专卖店向市场公开销售。

  另外,记者从未曾证实的渠道得知,北京现代出口1.9万辆索纳塔到俄罗斯也包含有韩国现代的意志。韩国现代困于本土的生产压力,主观上很愿意把北京作为重要出口基地。

  抢闸:

  本土品牌抢“头魁”

  打知名度胜于赚钱

  合资企业在出口行动上的冷淡使得本土民族汽车企业抢到了出口的头魁。但显然在整个本土汽车工业很落后的情况下,由自主品牌来主动承担出口的历史使命有了些许悲壮色彩。因为在全球版图被几大汽车巨头瓜分完毕之后,中国民族汽车企业抢到的部分只是残羹冷炙。

  在出口额少得可怜的背景下,民族汽车企业的出口目的更多的是为企业博得名声还是基于真正的利益驱动?

  上汽奇瑞主管进出口业务的国际部部长盛文告诉记者,“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打品牌知名度”。在国内市场越来越拥挤的情况下,奇瑞需要“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发展”。今后奇瑞还要推出新的车型,出口也是出于对整个业务框架通盘的考虑。据介绍,奇瑞的出口产品主要是风云和QQ。价格比国内的略微低一些,主要销往伊朗等中东地区,也有东南亚和北非。

  盛文强调,奇瑞的出口目前不是为了盈利,而主要是为了扩大品牌,更早地参与国际竞争。

  而徐刚告诉本报记者,吉利汽车的豪情、美日、优利欧都有出口。去年的出口额在1000台以上,今年计划出口5000辆。销售目标是中东、北美、南非地区。他表示,这些车在海外的销售价格与中国内地没有太大变化,“可能比在国内还能多赚一点”。

  有人士质疑本土汽车企业的出口完全是为了炒作。徐刚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表示,作为一个经济体,“出口不赚钱我们肯定不会干,但我也不会纯粹为了赚钱。也有出于推广品牌的考虑,有让吉利车走遍全世界、为中国汽车出口争口气的想法。”

  而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中国经济型轿车最可能“走出去”,因为“它是有自主品牌、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中国汽车出口是否盈利也是业内关心的问题。盛文对记者坦言,出口不会亏损,但利润比较薄。因为销往的目的地是中东并不富裕的地区。

  业内人士分析,这些汽车企业的出口不仅仅是为了品牌效应,也能盈利。但因为出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运输成本、海外网络建设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摊薄了利润。

  问题:

  地方政府不愿退税

  运输困难经验太少

  盛文告诉记者,奇瑞在出口中遇到两大问题。一是出口退税问题。国家规定出口企业的退税部分应该由当地政府补贴,但因为汽车工业原材料的购买是全国化甚至是国际化,地方政府有时不愿意把这部分退还给企业。二是出口的海运问题。没有足够的出口量,专门为运输整车出口的滚装船用不起。车子面临积压在港口运不出去的问题。所以今年奇瑞选择通过集装箱装载CKD件出口。

  李京生分析说,滚装船的费用很高,在我国汽车出口没有规模效应之前,少量的出口肯定会使企业面临用不起滚装船,或者和别的货物混装的艰难处境。在大规模出口到来前,船运始终会是瓶颈。

  而徐刚认为许多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厂家对出口经验太少,准备不足。他对记者说,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贸易规则缺乏了解,吉利吃过一些亏。他开玩笑说,“我们吉利到北美市场应该怎么翻译才能准确反映我们的品牌?这需要一个过程。”

  运输也是吉利面临的问题。徐刚告诉记者,吉利汽车往往需要和别的货物搭在一起出船。“你知道的,上海黄浦港很紧张。”

  据了解,吉利汽车和摩托车的出口业务都是通过由吉利全额控股的吉利美嘉峰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突破:

  零部件有出口实力

  心理承受力不可少

  在中国汽车整车出口突围比较艰难的情况下,零部件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汽配方面的老专家陈光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中国汽车工业与国外比还有较大差距,在短期内大量出口整车是不现实的。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已发展到相当水平,完全有条件在短期内实现汽车零部件出口的快速增长。

  但如果没有眼光和行动,这个机遇也是稍纵即逝的。李京生认为,中国零部件的出口本可以利用其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接过台湾的接力棒成为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大国。但目前被泰国和印度抢去了部分市场。他说:“零部件出口是有机会,但没有做好。”

  在出口汽车在国内市场竞争力都有待提高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业的出口不仅仅需要实力,还要有心理承受力。尽管未来的道路布满荆棘,但既然已经踏出国门,就应该勇敢地大踏步走下去。

  -业内呼声:政府应在政策上扶持汽车出口

  业内人士表示,要改变局面,一是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二是立即出台相关政策。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两会期间向外界提出了“中国汽车在当前走出去比引进来更重要”的看法。他认为,“走出去”应该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不应该等到国内市场饱和以后再准备。他说,“走出去是需要培育的”。他呼吁有关方面在制定政策上眼光要高远一些。

  鼓励进口远胜于出口

  有学者指出,中国目前的汽车产业政策是鼓励大量进口,但没有实际措施来鼓励出口。出口的政策方向不够明确,政策措施也不利于企业出口。

  有业内人士尖锐指出,对中国目前的出口格局,政府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政府不支持,中国的出口非常难成气候。按照目前的汽车发展方向,中国不可能成为出口大国。要改变局面,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二是政府需要立即出台支持出口的相关政策。例如国家应该在出口退税上给汽车企业更多的优惠,提高其出口的积极性。

  这位人士指出,国家有关汽车出口方面的政策需要方向明确,具体政策落实,工作到位。不做到这些,出口大国的梦想永远是空中楼阁。

  李京生告诉记者,日本和韩国早期在发展汽车产业的时候,采取了支持出口的汽车产业政策。他们是用整车出口来拉动国内汽车业的,通过进口低附加值产品(如石油等)、出口高附加值的汽车,大大刺激了本国汽车业发展。我们可以借鉴。

  他认为,中国市场以廉价劳动力取胜的时代马上就要过去。“德国人说,上海大众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超过捷克大众。”越南、印度的劳动力价格已经低于中国。

  企业应学会自己去抢市场

  李京生认为只有大量出口才能跻身于全球汽车工业高水平的竞争。对于对全球其他市场的出口,美国、日本、德国等都死抓不放,因为汽车出口是检验一个国家汽车工业发达程度的指标,“中国汽车工业只有大规模出口,才能说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而目前奇瑞、吉利、长城、中兴等的出口量都太小,“在国外可能连点都布不开”。

  徐刚认为,国家是否会出台扶持出口的政策的根本在于国家会花多大力气去发展自主品牌。只有当国家对自主品牌大力扶持,中国汽车工业的大规模出口才会有可能。

  但徐刚也认为企业不应该坐等国家有关政策的转变。他说:“企业需要自己去跟市场拼。本身就需要在市场上拼搏,在夹缝中求生存。企业走出去应该是自己的自主行为。”

  合资公司外方股东对汽车出口形成阻力,中国汽车整体出口额微不足道  中国汽车业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也在“走出去”中勇敢试水。很可能在下个月,北京现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