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汽车生活 > 车主之声 > 正文

刚买车就降价 谁来抚慰“受伤的心”

  奉劝消费者,买车还是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然而,面对降价这一长期持续现象,厂家对老客户的补偿也不能全然不顾,那怕是象征性的……

  盼了许多年,买上一辆车,谁知第二天车价就降了二三万,这种事如果让你碰上,心里会怎么想?周先生和许先生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周先生在6月初买了辆红旗“世纪星”,不料3天后该款车车价大降4万元;许先生在6月底提了一辆江淮瑞风商务车,第二天早晨醒来一看,这辆车的市场价已大降了3万元!据北京一家知名汽车网站统计,从5月份到现在,已经有近20多个品牌、60多款车型降了价,幅度小则5000元,大则数万元。有周、许两位先生相同遭遇的消费者在全国数以万计,降价之后,谁来抚慰他们“受伤的心”?

  厂家:一本难算的帐

  降价总是件好事。随着国内车市竞争日益激烈,各制造商的产量又不断增加,降价已经屡见不鲜。这次,江淮瑞风一举降价6万元,瑞风商务车分公司华东商务经理介绍降价原因时说,首先是因为合作伙伴韩国现代近来对合资公司的支持大大加强;其次,瑞风商务车的国产化率又明显提高,成本大幅下降;同时产品的产量已从原来的2000多台猛增到现在的1万台左右。瑞风的这三点原因几乎就是所有厂家实行降价的原因,它们都是些好消息,最终结出的“降价之果”也是颗好果子。可是,对于降价前购车的人来说,这个果子就多了几分苦涩。

  面对来自消费者的压力,许多厂家并非没想过给予老客户一定的补贴,但研究之后,往往觉得无从“贴”起。某汽车制造企业的一位商务经理对记者说,降价往往是一个车型的许多配置一起降,每款车的原价都不一样,补贴费用如何计算?如果统一补贴,购买较贵车款的客户会不高兴,如果分别补贴,购买便宜车款的客户又会觉得厂家厚此薄彼。另外,所有车型几乎都是面对全国市场销售的,各地区的消费能力有差异,购买力也不一样。对于较贫困地区用户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用户,补贴的费用是否一致?对于降价前一月内买车客户和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前买车客户,补贴他们的费用高低如何界定?这笔帐实在已很难算清。

  经销商:有心无权

  面对降价,经销商的心态是矛盾的。上海华星瑞风销售服务店总经理孙岳峰介绍说,降价时经销商总会受到来自厂家和消费者的双重压力,既希望通过降价打开市场,又害怕引起消费者的持币观望。在7月1日JAC宣布大幅降价之前,上海地区经销商推出过一些优惠措施“锁定”顾客:从4月份开始,几乎所有瑞风车型都让利1万元销售,还赠送大约5000元的装潢费。因此,花18.5万元买了瑞风车的许先生还不算最冤的。

  孙岳峰说,所有以上让利措施都是经销商根据上海车市的特殊情况向厂家申请得来的。这次降价之后,许多6月底买车的客户纷纷来电表示不平,有的还要求补偿经济损失,但对于经销商来说,向厂方争取促销优惠已属“急顾客所急”的表现,除此之外,很难再为消费者争取到更多的优惠。

  在降价面前,几乎所有汽车经销商的感受都与孙岳峰一样:他们仅有促销的权力,却没有降价后补偿的义务。

  市场人士:悬而未决的讨论

  汽车降价之后消费者心态不平衡,其实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在欧美、日本等发达汽车市场,降价极其罕见,因此也就没有相关法规及行规可以借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市场贸易委员会秘书长张伯顺说,早在1994年,降价后的补偿问题就为业内人士所讨论,结果没有商量出万全之策,普遍的看法是,降了价,先行买车的人会要求补偿,但如果是提了价,谁会掏钱补贴制造商?时至今日,仍没有任何一个法规或草案提及价降补贴,看来,要求补贴这一行为很难得到法律支持。

  在今后若干年中,降价将是国内车市的一种常态。有人估算过,2006年底国内车价将同国际市场大致接轨,几乎所有车型的价格都将每年自降20%左右。可想而知,今后数年中,类似周、许两位先生的尴尬将会无数次重演。

  在整个市场对此“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本刊只能奉劝消费者,买车还是要保持平常心;而另一方面,既然降价将是一种长期持续的现象,消费者的心理可能会被过激的降价行为深深刺激,那么,这种负面影响是否该促使厂家冷静思考并坦诚商榷,在降价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对老客户给予哪怕是象征性的补贴。客户满意了,制造商的名誉也能得以维护甚至提升,这不是件大家都愿意看到的好事吗?

  奉劝消费者,买车还是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然而,面对降价这一长期持续现象,厂家对老客户的补偿也不能全然不顾,那怕是象征性的……  盼了许多年,买上一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