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买车导购 > 选车导购 > 正文

比亚迪海豹究竟有多少“爆款”基因?

【汽车大世界选车导购】B级纯电车领域这条赛道到底有多卷?自从特斯拉引进了model 3这条“鲶鱼”之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乃至传统车企纷纷都加入了这条赛道,在20万到30万这个价格区间以内,可谓是百家争鸣,都能挑出几款车型进行PK,而且各家都有自己的优势特点,都恨不得把自己最拿手的技术都运用到一台车上。今天给各位介绍的主角比亚迪海豹,算得上是这一领域的典范。

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销量上,比亚迪这两年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年初宣布全面停产燃油车,着力于新能源领域,万亿市值成为全球第三大车企,8月份上榜了《财富》世界500强,为中国品牌车企再添一席,在进军海外市场的步伐中也越走越快,最近比亚迪还带着三款车型正式进入了日本市场,其中一款便是海豹。

比亚迪海豹是海洋网旗下的第三款车型,通过车型的命名,可以归类为海洋生物系列,这一系列的车型都为纯电车型,从5月份预售到7月底正式上市时,已经斩获了6万个订单,可见消费者对于海豹的认可度很高,那海豹究竟有哪些亮点?我们来逐一剖析。

王朝系列运用了龙颜设计,而海洋系列运用的是海洋美学设计,比亚迪海豹基于e平台3.0打造,外观方面,海豹采用概念车Ocean-X的造型思路,封闭格栅代表其新能源车的身份,两侧的大灯组造型犀利,前包围两侧还采用了类似“波纹”造型的灯带进行装饰,加上前机舱盖隆起的线条,让整车前脸看上去很有辨识度,同时也符合其轿跑车型的定位。海豹的车身设计低趴,前低后高的双腰线充满力量感,给人带来独特的视觉感受。车身尺寸方面,海豹的长宽高为4800/1875/1460mm,轴距2920mm。车尾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尾灯设计,内部则采用了参数化的灯组结构,在点亮后将呈现出不错的视觉效果。同时,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19Cd。

海豹的内饰采用环抱式座舱设计,方向盘也运用仿生学设计,神似海洋生物海豹的尾鳍,全系搭载了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中控是比亚迪车型最有特色的15.6英寸自适应旋转大屏,内置了DiLink4.0智能网联系统,支持5G网络与OTA升级功能。名为“海洋之心”的水晶档把精美浪漫,周围是实体按键控制区域,可以进行动力模式切换、空调和音响的操作。前排的座椅采用一体式的运动座椅设计,符合整体运动的设定。同时,海豹还拥有丹拿12扬声器音响系统与车内多色氛围灯来优化用户的视听体验。

海豹提供三个续航版本的车型,标准续航车型配备150kW的后置电机,CLTC续航里程为550km;长续航版配备230kW的后置电机,CLTC续航里程为700km;四驱性能版本前后电机总功率达390kW,CLTC续航里程为650km,0-100km/h加速时间3.8s。

海豹之所以在预售阶段就能够吸引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先进的技术功不可没。海豹依托于目前比亚迪最新的e平台3.0,这是比亚迪多年着力于新能源研发的成果,作为主力车型,比亚迪恨不得把眼下最先进的技术都装备进海豹身上。例如在海豹身上,比亚迪首次采用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变成为了车身架构一部分,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车辆结构变得更加简单,且车身重量也得到了大幅降低。CTB技术通过将电池包上盖与传统结构的车身底板集成,构成上盖、“刀片电池”、托盘的整车三明治结构,动力电池的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了66%,系统能量密度提升了10%。由于CTB电池系统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所以海豹的车身扭转刚度也得到提升,不仅整车舒适性得到优化,而且还很好照顾到了车辆的NVH性能。此外,结构简化后,相比传统结构,海豹车内空间在净高相同的前提下车身高度降低了10mm,不仅视觉效果整车更低趴,而且还提升了车辆空气动力性能。

海豹还搭载了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在这套系统的加持下,车辆在低附着路面行驶时的极限性能将有着很大的提升。相比传统控制车身稳定的ESP系统,iTAC在轮速传感器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机旋变传感器。相比单独依靠轮速传感器,iTAC的识别精度提高300多倍,可提前50毫秒以上预测车轮转速变化趋势。通俗点来说就是,配备iTAC的车辆会更容易操控,也更加安全。

底盘方面,海豹升级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配置为整车的操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电方面,海豹提供了两个版本可选,标准续航版直流快充功率为110kW,长续航版和四驱性能版直流快充功率为150kW,30-80%快充时间在30分钟以内。

写在最后

从产品力上来看,比亚迪海豹所装备的技术水平对比价格更加昂贵的造车新势力,乃至特斯拉,在性价比的维度来看优势明显。这也是比亚迪在汉之后的又一力作,从预售阶段斩获6万订单就能看出,消费者对于比亚迪产品的认可度,没有意外,海豹又将会是比亚迪品牌的又一个爆款车型。

B级纯电车领域这条赛道到底有多卷?自从特斯拉引进了model 3这条“鲶鱼”之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乃至传统车企纷纷都加入了这条赛道,在20万到30万这个价格区间以内,可谓是百家争鸣,都能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