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行业焦点 > 正文

自动驾驶汽车落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地时间7月24日,福特汽车发布公告称将成立Ford Autonomous Vehicles LLC,作为自动驾驶汽车业务的子公司,并计划在2030年之前对其投资40亿美元,预计2021年推出自动驾驶汽车。同时,据外媒报道,Uber在大约四个月前因致命的撞车事故导致其暂停自动驾驶车辆在北美的测试后,Uber的自动驾驶汽车近期再次回到了匹兹堡的公路上。

  不难发现,不管是苹果、Uber、百度等互联网科技公司,还是像福特、戴姆勒、宝马等传统汽车主机厂都在押注自动驾驶的未来。但就当下的自动驾驶而言,其落地能力还有待观察,目前问题比较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乏完善的自动驾驶理论和方法,人才、通信难点待解
  
  近两年AI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场景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而在众多应用中,自动驾驶则是其未来5-10年最核心的落地技术应用之一,但实际上目前对自动驾驶在L4、L5级别的商业化时间有点过于乐观。一方面是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形成覆盖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的完整体系;二是人才匮乏,自动驾驶领域多次上演“抢人”大战,高经验值人才明显不足;三是信息时代自动驾驶如何防范电磁干扰等问题还未得到良好解决,此前,多家车企此前都遭遇了诸多技术的电磁干扰,其中涉及到手机的车载无线充电、电控转向与制动系统,如何统一标准也是待解难题。

  二、 伦理问题
  
  伦理问题中的安全问题,是对自动驾驶落地挑战的最大问题之一。依托传感器、人工智能和各类仿真,自动驾驶将变得更聪明,通过超强算法把各类数据进行整合,来感知周边的景物、道路、人畜和天气情况,在确保行车速度的情况下,保证行车安全。在实验室中是没有问题的,但真正上路时,或许会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当前的社会、道路环境下,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工况,自动驾驶又该如何做判决呢?

  三、 法律法规不完善
  
  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打破了现行交通秩序及交通法律法规。纵观各国的监管现状,美国并没有相应统一的法律法规,而是由各个州出台制订专属的法律法规,但各州的监管要求却不尽相同;就国内情况来看,尽管继2017年12月北京市交通委发布了自动驾驶实际道路测试规范指导文件后,保定、上海、重庆、深圳、长沙、长春、平潭、广州等地也先后出台自动驾驶路测法规,但大体的框架保持一致,已出台的文件还远远不能达到目前自动驾驶飞速发展的监管要求。在自动驾驶发展的同时,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不断完善,适应未来交通场景的新需求。

  四、 测试道路和测试场景有限,不能满足测试需求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要获得足够的信息与人类驾驶的安全性对比,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里程需要达到几亿英里,甚至是几千亿英里,即使用数百辆车全年无休进行路测,也会耗费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时间,导致数据的平均价值密度越来越稀疏、采集成本越来越高,导致算法有提升瓶颈。

  自2017年以来,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地相继出台支持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政策文件或颁发测试牌照,建设智能网联示范区。依托封闭场地开展自动驾驶测试的数据量、测试场景有限,而通过类似于51VR自动驾驶仿真平台可以不断积累测试数据,为自动驾驶汽车快速落地提供有力支撑。据悉,51VR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并融合AI技术可以模拟光照、天气、交通等,创造出一个足够真实的道路环境,从感知、决策、动力学,再到用户体验等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真正在计算机软件平台上模拟实现自动驾驶以满足其测试需求。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