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车企动态 > 正文

从吉利汽车看中国制造: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欧洲进行了国事考察。在比利时首相米歇尔的陪同下李克强总理,参观了吉利沃尔沃汽车创新成果展。展区以“中国制造2025”为主题,向李克强总理汇报了吉利集团在欧洲经济技术合作的最新进展。李克强总理赞许了吉利集团这一多方协同创新,实现成果转化的联合研发生产模式,并重申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重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业保持着高速增长的状态,甚至超越美国稳居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的地位,“Made in China”的标签也逐渐遍布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即便如此,“中国制造”在欧美等国家中仍旧缺乏竞争力,被贴上了廉价、山寨、劣质等标签,只是因为在价格方面的优势,才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环境,重塑“中国制造”的价值,国家近年来先后推出多项方针政策。从被称为中国版工业4.0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的“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到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工匠精神”所讲究的“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都可以看到国家对制造业赋予的深厚期许,希望能够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工匠精神理念的深入和制造业的加速转型升级,“中国制造”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步入全球载人潜水器第一梯队、“嫦娥”探测器使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国高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自主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等等,越来越多高新科技“中国制造”的面世,也在刷新着世界对中国制造业的传统认知。


  作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中国汽车行业,不负期望的成长为中国制造业的领头羊,以吉利为代表的自主汽车品牌,也逐渐有了能与海外汽车企业一较高下的实力。成立于1986年的吉利汽车,经过20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交出一份表现不俗的成绩单,近几年更是实现大踏步发展。2015年,吉利汽车总销量达538548辆,同比增长26%;2016年,最终达成76.59万辆销量,同比大增50.2%;2017年1-4月总销量达36.53万辆,同比增长近一番,已完成全年百万辆销量目标的37%,跻身国内乘用车前六名,4月份销量更是超越长安,第一次荣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冠军宝座。 


  能够在群雄逐鹿的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得益于吉利汽车如手术刀般精准的发展策略。“吉利并没有什么秘笈,只是比较早地看到中国汽车市场需求端的变化,并且在供给侧进行了从企业愿景、发展战略、品牌架构到管理体系、产品结构的全面调整。”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表示,“吉利当下的品牌战略已升级为‘造每个人的精品车’,致力于打造“动感精致、自信激扬”的汽车精品。”

  这之中,也少不了“工匠精神”的引领。吉利汽车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工匠精神,强力推动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坐拥杭州、宁波、哥德堡、考文垂全球四大研发中心和一万余名工程研发人员,以“造每个人的精品车”为品牌使命的吉利汽车,全力保证吉利第三代产品3.0精品车的品质。同时,“工匠精神”也贯穿在吉利人的血液中,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成长为汽车装调能手,并获得过诸多荣誉的吕义聪就是其中一员,他对工作的满腔热情,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


   对内,扎实修炼内功,对外,积极寻求合作。2010年,吉利汽车收购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沃尔沃汽车公司,完成了有史以来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一次海外并购,通过本次收购,也令吉利汽车学习到了沃尔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今年,吉利又再次出手,将马来西亚最大车企宝腾汽车以及英国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收入囊中,成为第一个在海外“以技术换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目前,吉利已将自身的汽车帝国的版图扩张至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市场,代表着中国品牌直面海外车企的挑战。同时,吉利汽车业已成长为“中国制造”的优质标签,用自身实力扛起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大旗。


  走过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吉利汽车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不满足的态度,离不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离不开打造精品的品质战略。对于中国制造业来说,这样的规则同样适用,只有秉承着“工匠精神”,不断地追求卓越,“中国制造”才能脱下旧有的外衣,真正成长为“中国质造”。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