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产业评论 > 正文

韩系战略转型聚焦小型车 品牌回归原点 广告

  【汽车大世界 产业评论】仍未跑赢行业大盘的韩系汽车品牌,正将战略重点重新转向自己最为擅长的小型车领域,以期取得更为稳定的市场地位。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我国乘用车实现了1867万辆的销量,同比增长15.2%。相比之下,北京现代销量为86.9万辆,增幅为6%;东风悦达起亚完成销量49.37万辆,增幅为7.5%。
 
  为了重拾昔日发展速度,北京现代先后在今年3月推出领动、10月推出悦纳之后,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又带来了全新一代悦动。按照计划,全新一代悦动将于明年3月正式上市。而东风悦达起亚方面尽管有KX7的亮相,但新一代K2依旧是其销售重点,而在未来的新车计划中,更是涵盖了大量的小型车。
 
  小车大战
 
  今年以来,北京现代除了继续强化“D+S”战略车型的产品竞争力,将更多精力放在拓展小型轿车细分市场。
 
  截至目前,北京现代于今年推出的领动与悦纳两款小型车均实现了月销过万。“目前我们有领动和悦纳两款全新车型,为全新悦动的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上之前悦动在用户当中的良好口碑,我们预测全新悦动月销过万不成问题,并希望月销量能够在15000辆左右。”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权赫东说,即将于明年3月份上市的全新悦动将帮助北京现代在中级车市场形成更密集的产品组合。
 
  而全新一代悦动作为对畅销车悦动的传承,还未上市就已经有了不错的市场基础。“悦动自2008年上市以来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销量最高时曾经达到月销24000辆,不到5年的时间销量就达到百万辆,是国内中级车当中,累计销量过百万用时最短的车型之一。”据权赫东介绍,全新悦动与悦动的研发平台并不一样,“并且在内外饰、空间、安全和舒适性配置等方面都采用了全新技术,产品力得到大幅优化和提升。”
 
  而与北京现代短兵相接的,是同样来自韩国的汽车品牌——东风悦达起亚。
 
  尽管本届车展上,东风悦达起亚最大的亮点是即将于明年3月正式上市的中型SUVKX7,但细看其新车产品计划表却不难发现,小型车仍是当前乃至未来的重中之重。今年11月初,东风悦达起亚推出的新一代小型轿车K2,其核心竞品除了一汽丰田9月底上市的全新威驰,还包括北京现代上市不久的悦纳。不仅如此,根据规划,东风悦达起亚还计划在明年二季度推出一款全新小型车,定位低于目前在售的全新K2。而包括全新福瑞迪、全新K2五门版、全新K2CROSS以及K5插电式混动版目前也已提上日程,并将于未来几年相继投放市场。
 
  东风悦达起亚方面认为,中国小型车今年销量依然保持在160万辆以上,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加以及年轻消费者个性化的突显,小型车将在2018年之后迎来爆发点。
 
  市场承压
 
  购置税减半政策是助力小型车销量进一步飙升的催化剂。对小型车的聚焦火力,也是为了抢在政策结束前,再借一把政策的东风。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0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374.8万辆,比同期增长22.8%,占乘用车销量比重为72%,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小型车在今年的市场增量中,已经化身新的风口。而两大韩系车企如出一辙的战略选择背后,是二者相似的市场处境。
 
  去年,北京现代结束了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实现全年销量106万辆,同比下跌6%。直至今年一季度,其销量依旧陷于低迷。不过,自3月推出领动后,北京现代终于迎来了市场转机。而东风悦达起亚同样也在2015年结束了此前持续多年的顺风顺水,销量下滑4.63%至61万辆。今年1-10月,东风悦达起亚完成销量49.37万辆,实现7.5%的增幅,完成今年68万辆销量目标的72.6%,这意味着剩下两个月里还要完成将近20万辆的销量才能达成目标。
 
  不过,小型车对双方的贡献已经开始显现。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东风悦达起亚销量达到7万辆,同比增长23.9%,这已经是东风悦达起亚自今年6月份以来,连续第5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而这一增长背后最大的筹码便是小型车。数据显示,K3、K2均对销量贡献明显,K3在10月销量达2.29万辆,而同期K2销量达1.55万辆,这两款车型10月总销量达3.84万辆,占总数的55%。
 
  北京现代方面,小型车的贡献同样不容忽视。据权赫东介绍,悦纳在上市首月就已经收获了1.2万个订单。而领动从3月份上市以来,实现连续8个月超过万辆,截至10月份累计销量为9.48万辆,有效地带动了北京现代C级车整体的增长。
 
  “小型车战略不是北京现代第一次在做,在C1级别和C2级别,北京现代一直保持强势领先。”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表示。小型车占据乘用车市场的70%以上,基础庞大,在这一领域的领先也意味着总销量的领先。
 
  距2016年结束仅一个多月,为了完成年度目标,以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为代表的韩系汽车品牌依然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仍未跑赢行业大盘的韩系汽车品牌,正将战略重点重新转向自己最为擅长的小型车领域,以期取得更为稳定的市场地位。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