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行业焦点 > 正文

汽车消费维权形势仍然严峻 将维权进行到底

   2015年3月,又一个“3·15”消费者维权日如期而至,尽管汽车三包、召回等政策已经落地,但眼下汽车消费维权的形势仍然严峻。来自汽车投诉网数据显示,2014年共接到有效投诉12957宗,同比上年增长2.26%,投诉基本涵盖国内目前所有在售乘用车型,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

  投诉居高不下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速腾受“冷车D2档起步”、“后悬架断裂”等问题的影响,投诉居高不下,尤其是厂方针对“后悬架断裂”问题实施了所谓的“补丁式”召回之后,更是激起了网友的一片哗然。而宝马发动机螺栓断裂、奥迪Q5行驶中发动机突发故障、帅客行驶三个月后自燃等事件更是接二连三地被曝光。

  根据统计,2014年汽车投诉网收到涉及变速箱问题投诉共2244宗,从车辆状态属性来分析,汽车变速箱在保修期内出现问题的有1294宗,占比57.66%,同比上年上升7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把关有所松懈。其中涉及变速箱异响问题的投诉共有1134宗,占所有变速箱投诉近四成。从车价属性分析可得出,价位在10万~15万元的车投诉量占比最高,有808宗,占比36.01%。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在汽车投诉中涉嫌欺诈行为的投诉在年年上升。夸大宣传,配件以次充好;购车后长期拖延不给车辆合格证,导致无法上牌;惠民补贴发放不到位;保养环节利用隐瞒手段骗保等涉嫌欺诈的行为屡屡见诸报端。2014年汽车投诉网共收到涉及欺诈行为的投诉共2133宗,比2013年增长了7.5%,比2012年增长了18.6%。

  2014年关于气囊的投诉屡见不鲜,汽车投诉网共接到涉及安全气囊投诉案例为155宗,同比去年增长31.36%,最常见的就是发生车祸气囊不弹出,消费者状告厂家或是拉车游行,但事件最后往往都是不了了之。另外,汽车自燃是一个十分严重的灾害,往往能造成车毁人亡,所以车主对汽车自燃也是谈虎色变。据统计,汽车投诉网2014年共接到汽车自燃投诉79宗,足以引起对自燃的重视。此外,由于缺少监管,4S店乱收费的行为越来越普遍。据统计,2014年全年,汽车投诉网共收到有关费用问题的投诉为943宗,比较常见的有加价提车、收取出库费、收取PDI检测费、办理车辆临时行驶证费、安装费、工时费、配件费等。

  维权存在诸多难点

  由于汽车维权的特殊性,当前汽车维权存在诸多难点。业内普遍认为,中国汽车消费者的维权实际上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要想真正成为“上帝”,还有待时日。

  首先,汽车三包对于消费者维权有着较为严格的界定,退换条件苛刻,并不是所有车都可以参与三包:汽车三包只适用于2013年10月1日之后购买,拥有购车发票和汽车三包凭证的车辆。另外,并不是任何车型都适用于三包:汽车三包只适用于家用车,符合退换车标准的有五种,很多车型均排除在外。

  其次,新消法部分条例与汽车三包相关规定存在冲突现象。汽车三包法规是部门规章,而新消法则属于国家法律,在这种情况下,面对纠纷应采用何种规定进行处理,仍有待相关部门给出权威的解释。

  再次,维权鉴定依然难实施。虽然汽车三包法规针对之前汽车维权鉴定难的问题给出了“专家库”的办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专家库的人员组成并不透明,且多由厂商和经销商推荐人员组成。那么消费者在鉴定中能否得到较为公正的评判,仍然是消费者维权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另外,汽车消费维权还存在维权成本高、解决效率低下的难题。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投诉,消费者不但要付出高昂的检测费、鉴定费,而且鉴定报告等关键内容往往要经过几个回合的往返才能确认。一旦遭遇经销商和厂商之间互踢皮球,那么少则一两个月, 多则一年半载,如此往复,车主的维权决心也就慢慢地被消耗殆尽,最终只能无奈地接受强势的厂商并不公平的处理结果。

  汽车主要配件和易损零部件维权无保障也是汽车消费维权的难点。汽车三包法规实施后,一些汽车主要易损零部件,如雨刮器、刹车片、发动机皮带和滤芯等并未纳入三包范围,目前只有厂商自行规定,缺乏统一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此外,汽车主要配件轮胎的保修、包换并没有纳入到汽车三包之中,轮胎出现质量问题,都是由生产厂家自己给自己做鉴定,让人难以信服。

  警钟务必长鸣

  最近这些年,国产汽车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可以基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为什么与汽车质量、服务有关的投诉越来越多?

  汽车是耐用消费品,使用周期长达十几年,从汽车设计、零部件制造、组装,直到最后的检测,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新开发的汽车技术越来越复杂,使用的电子技术越来越多,出问题的几率也在提高。另外,由于国内汽车保有量增长过快,售后服务水平跟不上,一些4S店对汽车质量问题的处理不够及时、有效,甚至推诿责任,也是汽车投诉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每年“3·15”前后,国内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以及媒体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咨询服务活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一年一度的央视“3·15”晚会,每年曝光的案例中几乎都涉及汽车品牌,将平时久久得不到解决的问题,一下子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社会与媒体的穷追猛打之下,很快就有了说法。因此,对于中国汽车消费者来说,“3·15”已成为“保护神”,但一年毕竟只有一个“3·15”,这是中国汽车消费者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年年“3·15”,载载话维权,但维权决非一句空话。汽车作为目前最普遍的出行工具,如果对存在的质量问题处理不当,将给用户带来财产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巨大灾难,难道非要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去痛定思痛吗?

  有业内专家表示,汽车消费权益的保护不应该是一个只在“3·15”才被人提起的话题,应该走出误区,警钟长鸣。对于汽车厂商而言,坦诚面对消费者投诉,切实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是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汽车消费者理应得到自己本该得到的权利,务必将汽车维权进行到底,让“3·15”真正成为消费者的盛大节日。

2015年3月,又一个“3·15”消费者维权日如期而至,尽管汽车三包、召回等政策已经落地,但眼下汽车消费维权的形势仍然严峻。来自汽车投诉网数据显示,2014年共接到有效投诉12957宗,同比上年增长2.26%,投诉基本涵盖国内目前所有在售乘用车型,广泛分布于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