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汽车新闻 > 产业评论 > 正文

自主品牌剑指高端:生路还是险路?

  自主品牌该不该向高端发展?对大多数车企老总来说,这是似乎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汽车企业要做大,做强,塑造强势品牌,全系列、多元化发展是必由之路,高端车代表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技术水平,是无论如何也要去攀登的。但良好的愿望并不能代替严酷的现实。从自主品牌发端到目前的发展,以及全行业现有的技术储备和创新能力出发,贸然开始冲击高端,甚至“直接从高端做起”,都不啻为一条险路。

  第一,自主品牌的技术储备是冲击高端的致命软肋

  我曾经提到自主品牌这些年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是仿制居多,仿完一个车型,再仿个更大的。这样搞开发,速度是够快的,但实际上自身的技术积累并不充分。我们可以看看大众汽车,无论是高尔夫还是帕萨特,从一代到6代,看到的是在积累基础上不断的提升,前一代车型购成了后一代车型的基础,后一代车型可以在保留这种基础上,充分吸收已经成熟的新技术来实现品质的跨越和提升,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车型本身可以从经济型向高端迈进,比如从B2到现在的B6。可见,技术积累和渐进式的发展是一个车型乃至一个车企长盛不衰,不断进步的正途。那种抄一个、卖一个、扔一个的开发模式,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解决没有开发能力却要推新车抢市场的需要,但从长期角度看,技术没有积累,也谈不上有进步,充其量跟在别人后面,永远用低价格去抢生意。从国内几个自主品牌的现状来看,只有奇瑞在车型开发上有一些独到的地方,而且其产品线已经扩展的很全。但奇瑞的问题是技术储备的深度仍然不够,虽然逐渐摆脱了抄袭的暗伤,但各系列产品看上去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品牌特色和内涵,除了车头的商标看上去一样,摆在一起就是杂乱无章的万国汽车展览。这其实说明在产品开发上还比较稚嫩,说白了很多开发恐怕都是请独立设计机构在搞,所以还行不成统一的风格和开发思路,换言之,企业自身的技术开发水平还不能堪大任。这样下去,最容易出现的局面还是车型黄了就扔,怎么搞都不能真正提高自身水平。奇瑞已经是自主品牌里走得最靠前的选手了。与奇瑞相似的还有吉利,只是其产品在技术上更初级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华晨和即将开跑的江淮轿车,其起点看上去稍高于奇瑞和吉利,华晨号称有宝马合资的底子,把产品定位在了10到20万的相对高位,但由于仅仅是从06年开始触底反弹,而且多是凭借俊杰这个价格杀手带动的,其技术实际上仍然脱胎于不成功的老式中华,所以其成功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江淮从一开始就把车型锁定在中高端,其来源可能是基于商务车所给予的自信。但商务车的技术路线与轿车差异很大,能否成功把商务车上的经验带入到轿车产品的开发还令人生疑。从已经公布的照片和本人所掌握的一些内情看,江淮轿车的模仿味道也很浓。与前几家相比,江淮更大的软肋是其并不真正掌握轿车用动力总成的技术,因此恐怕还是得先用“三菱造”。总的来说,各家自主品牌的技术储备参差不齐,虽然都有各自一些绝活,但短板也都很明显,最主要的是没有一家企业全部掌握了制造高级轿车所应该掌握的全部技术。

  第二,高端轿车所要求的技术门槛短时间内无法跨越

  开发高端轿车并不是对经济型轿车的简单放大,也不是把各种高端配置的简单堆积。高端轿车要搞出来,有两个主要的技术门槛,在短时间内,凭借国内汽车业的整体实力还无法突破。

  一是高端轿车所应具有的高档动力总成。这并不是说有了2.5或3.0排量的发动机就可以了,最难搞的其实是自动变速箱。由于操作舒适性必然要求先进的变速技术,所以在高端车上继续使用手动变速是不可想象的,就算推出来也无人会买。到目前为止,可以说2升排量是手动变速箱的极限,也正好差不多是目前自主品牌们车型排量的极限。要向上的话,需要6速电控手自一体变速器,而且为了换档舒适,还应该采用DCT即双离合器技术。可惜,目前国内连4速电控变速箱还要依赖进口(齐瑞采用雷诺,华晨用的是ZF),而4速的箱子在欧美早已经是淘汰产品。你可以说我们先买嘛,问题是现在6速和6速以上变速器绝对是汽车巨头们的看家法宝,你有钱人家也不愿卖。即使愿意卖,这些复杂的电控变速器都需要在整车上进行精细的匹配标定才能够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强大的开发人才根本无法驾御这么复杂的技术。变速箱难搞,发动机也不好搞,大排量发动机目前普遍都采用全铝合金轻量化技术,可国内能提供合格的铝合金缸体铸造技术的企业几乎没有(必须采用压力铸造,否则良品率太低);不说这些,单说这些高端发动机所用的技术就够让人头痛的:连续式VVT(如果是V型机就要4个单独的VVT控制器),可变气门升程,涡轮增压,进气涡流控制,乃至缸内直接喷射,等等。这样,即使向高端发展,自主品牌的动力总成也不得不被别人所控制,自主的优势就无法发挥,又怎么参与竞争呢。

  二是高端轿车所要求的各种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这些3个字母的缩写能列出长长一串,包括ESP,TRC,ASR等等,这些都需要引进,再应用,目前国内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所以只能仰仗外国公司了。车辆的被动安全也很重要,车身的设计,焊接技术等等,比经济型车的要求高太多了。没办法,花几十万买的车如果安全性与夏历差不多是肯定没人买的。

因此这就象搞大飞机,如果没有大飞机所需的发动机、电子技术等的储备,就无法成功,所以大飞机的规划一定就是十几二十年。

  第三,高端车市场狭窄,用户要求高,自主品牌在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内功不足,很可能出现自砸招牌的状况

  相对来说,经济型轿车的使用人群从总体上对整车质量和服务的要求并不高,但各地仍时不时有严重的质量纠纷产生。但高端车则不同,“咂奔驰,牛拉宝马“之类的故事往往更能吸引公众的眼球,这说明高端市场有着更苛刻的质量与服务要求,自主品牌在这方面需要补的课还非常多。中华轿车实际上就是自主品牌在准备不充分时冲击中端(还不是高端)市场时的一个失败例子。

  从以上分析出发,我对现阶段自主品牌向高端冲锋比较悲观。换个角度,其实中国的汽车市场注定是个多样化的市场,最近几年内,各细分市场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总体上说,经济型,家用中级车,中高级车和高级豪华车大致是3421开,可能在家庭中级车上,空间大一些,自主品牌大可以向这个细分市场发起进攻,凭借在经济型车上已经积累的一些优势,不难在凯越/伊兰特这一级市场上有所作为,技术上已经基本都具备了(比如,凯越的发动机技术水平其实目前奇瑞和吉利都能达到,只可能可靠性稍差),需要的就是精益求精,把质量抓上去。从现状出发,老老实实一步步地前进,相信总有一天,自主品牌们能够攀上高端轿车的山峰。

  自主品牌该不该向高端发展?对大多数车企老总来说,这是似乎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汽车企业要做大,做强,塑造强势品牌,全系列、多元化发展是必由之路,高端车
评论

0/200

验证码: 点击换一张